鼓浪嶼,廈門鷺江600公尺外的這個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島,在甲午戰爭
日本佔領台灣後,清政府為了避免日本進一步佔據廈門,決定請列強一起來
「兼護廈門」,1902跟英、美、德、法、荷、日、西班牙、丹麥、瑞挪聯盟
簽定【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】,變成公共租界,此後陸續有13國在此設
立領事館,也因此像上海一樣充滿了多種國家的租界建築風情,擁有了我們
現在聽聞到的「世界建築博覽會」的名號。這個島上的鋼琴普及率也是世界
最高,極盛時每五戶就有一架鋼琴,也叫「琴島」或「鋼琴之島」,散步在
小徑,也都能聽見住居裡傳來的練琴聲。
要說它是個安靜嫻適的小島,已經挺難的了,大陸的五一、十一假期,這個
徒步一個半鐘可以繞完一圈的島上,每天動輒擠近了七八萬遊客,沒幾分鐘
發船,開沒五分鐘就能登島的船班,班班爆滿,擠到像是拿命在登島似的。
就算避開長假,渡口後的商圈仍然人潮洶湧,不如避開日光岩、菽莊花園、
皓月園、毓園、環島路、鼓浪石、博物館、鄭成功紀念館、海底世界等等知
名景點(反正票錢也不便宜,廈門渡口有賣鼓浪嶼往返船票加全島景點通行
的套票,人民幣108。單往返買船票的話是人民幣8塊),乾脆就往巷弄小
山徑裡鑽,漫無目的晃晃,欣賞老洋房,聽聽琴音吹吹海風,走進文創的小
店家挑挑撿撿,反而愜意。渡口外的商圈就能買到文青味的【蓋章書】,算
商圈促銷吧,每家店都有自己一頁在照片旁寫著串旅途啦、風景啦、讓心安
歇啦、夢行的行囊啦這些文藝腔的文案,讓你按圖索驥,一家一家店門口都
去摁上一戳章,我買了一本留念。蓋是只蓋了四五就投降,不得不說,這實
在太費事惹(當然,它也有賣整本幫你蓋好好的XD)
這裡的老洋樓,太美,櫛比鱗次的,有氣派的使館,也有素樸一點的老時代
商賈洋房,斗轉星移變成了今天的民宿、餐館,或者民居,也有荒廢著的。
賣飲料的大姐跟我說,2004年的時候本來慫恿老公花個六七十萬人民幣買個
一間洋樓作生意,哪曉得老公保守,怕房價跌,怎知道06年政策上鼓勵鼓浪
嶼經營家庭旅館(民宿),一時間,本來六七十萬的洋房,翻上三五百萬,
期間台灣人也來投資,到了今天,沒有個兩三千萬人民幣,是買不了的。大
姐說「就算買一棟來給人作餐館收租也好~」她又問說「你們台灣夜市現在
流行什麼?還是台灣人花樣多會賺錢,引進什麼吃的進來,整個鼓浪嶼那一
整年幾乎就瘋什麼。」
充滿畫面感的老宅太多太多了,這裡不愧為擁有百年歷史特色的地方,每一
處的老房子、每一磚一瓦都令人無法將視線轉移開。這樣走走晃晃,也耗了
五個鐘頭,殺了一堆相機的記憶體空間。難怪剛一條船上就有七八對新人要
來登島拍照,這只是一條船唷,我返程的船上,迎面而來的又有三四組新人
趕著黃昏的美景來拍婚紗。
這裡真的美,如果拍照能避開家家戶戶在建築與建築,間拉了一推線纜,和
上頭曬的五顏六色奶殺奶口的萬國旗的話(囧)怎麼說呢~呵~也是一種生
活,任憑窗外遊客熙嚷,居住此間的常民日子,每一天都慵懶隨便的就像剛
剛從一場午寐裡面醒來那樣。